法医学秘史:用于教学的人体标本中隐藏着哪些秘密?
发布日期:2022-12-05 作者:康为 点击:
今天,我们来谈谈一具尸体的“旅程”。
本文约5850字,阅读时间约11分钟。
一具尸体从进入科研院所,到成为医学学员的解剖实习素材,经历了哪些曲折?
请跟随今天的“法医秘史”栏目,揭开以上秘密。
图片:pixabay
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这一期。为了不占用你的宝贵时间,我们最好切入这个问题的主题。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曾经讲过人体骨骼标本的制作,也简单讲过人体铸型标本的起源。这些标本是医学学生在学习解剖学期间不可或缺的宝贵教学资源。
那么,一具尸体要经过哪些程序,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可以用于解剖学实践教学的“全科教师”?
看过老秦文章的人都知道,人死后身体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人死后,肠道内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细胞因新陈代谢停止而被破坏,而细胞内的酶会流出,分解组织。死后细菌和酶对人体的共同作用,造成人体死后的腐败,如出现烂血管网、巨观,最后出现白骨。
为了使一具尸体成为合格的解剖教学标本,控制和阻止尸体的腐烂过程势在必行。可想而知,如果一具尸体腐烂了,解剖结构就会被改变和破坏。在这样的尸体上练习,显然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因此,解剖教学标本制作的核心是防止尸体腐败的过程。
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防止尸体腐烂,我们可以称之为“防腐”。
尸体防腐常用的药物有:乙醇、甲醛、苯酚(石炭酸)、甘油等。
就连酒精、甲醛、苯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部分同学在化学课上都学过。
而甘油作为防腐剂可能你是第一次听说?它又厚又甜,一般用于处理肌肉标本进行解剖学教学。
甘油处理过的肌肉标本摸起来很滑,有点油腻,感觉就像——嗯,你们都吃过蜜饯或者蜜枣吗?也叫蜜枣,可以自己买一些,感受一下同样的触感~
与图形无关。图片:pexels
防腐剂大多时候是上述单一成分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液体。这样可以综合各种防腐剂的特点,扬长避短。当然也提醒好奇心强的童鞋不要私自配置。没有专业知识和防护措施的民间小科学实验,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随着我国解剖学研究的日益完善,防腐剂的配方也在不断发展。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啰嗦了!
有了防腐剂,遗体的保存就可以开始了。在这里,你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把一具尸体做成解剖教学标本需要几个步骤?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太难。
从遗体到解剖标本有四个步骤。首先对尸体进行登记,然后清洗消毒,然后防腐输液,最后防腐。下面一步步介绍。
第一步:身体登记
无论是自愿捐献,还是公安机关等部门移交给科研院所的遗体,都必须进行登记。如果是无人认领的尸体,要拍照存档备查。
那么,需要注册的内容有哪些呢?由于项目众多,我们选择几个来简单介绍一下:
(1)编号:为了后期教学和标本管理的需要,首先要对遗体进行编号,登记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