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治疗的空间-上海的医疗建筑
发布日期:2022-12-17 作者:康为 点击: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核心场所之一,承担着生命的生老病死,关乎人的生老病死。作为建筑行业公认的“最复杂的公共建筑”之一,医院的设计、施工和改造都是高度智能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了医疗手段无限的可能性,也给医院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
医疗建筑的设计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救治效率,甚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安全。多年来,医疗大厦在建筑布局、流线设计、设施设备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护理学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女士曾提出,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条件是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她强调,医院建筑不应该在于它的豪华,而应该首先考虑病人的舒适、安全、福利和卫生。这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
我们经常看到建筑师在介绍医疗建筑时专业而认真的解说词,解释他们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引入了什么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诚然,这些话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并不难理解,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很直观。
那么,医疗架构是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呢?今天我们就以上海的几栋医疗楼为例,一起来探讨一下。
回顾上海医疗建筑的发展,始终重视“人”的体验
回顾上海医疗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西式医院在中国的兴起是从传教开始的。1844年,英国传教士率先在上海老城南门外开办了中国住宅诊所,这是基督教在上海医疗传教的开端,开创了上海近代西医的先河。
1949年后,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市、区、县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即不同级别的医院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承担诊疗工作。这期间设计的医院主要是综合医院。因为土地充裕,新设计的医院多为分布式或半分布式,特别强调功能分区,清洁与污水分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为了方便用户,设计路线简洁,注重安静的环境和园林绿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位于中心城区的老医院按照国际标准开始滚动改造,新建高层医疗建筑。在土地稀缺的市中心,一系列改扩建使老牌三甲医院布局合理、运行顺畅,进而推动了学科设置和业务规模的整体提升,从传统老医院向现代医院转变,走上了与国际接轨的发展之路。
21世纪,上海的城市发展已经从工业时代的集中型向郊区化、分散化转变。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上海启动郊区新建、改建、迁建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3+1”工程。随着“5+3+1”项目的稳步推进,上海市民尤其是远郊居民就医更加方便。居民生活圈一小时内有一家三级医院。与此同时,一些专科医院也向郊区扩张。新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上海也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着手建设国际医学园区,发展高端医疗服务业,汇聚国际一流医院、医学机构、科研机构,逐渐成为上海打造亚洲一流医学中心的重要支撑点。
回顾上海医疗建筑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医疗建筑的设计一直重视“人”的体验,以其舒适性和安全性为重要考量,无论是在土地充裕的时期,还是在市中心的老医院步入现代化医院的时期,还是从工业时代的集中式走向郊区化、分散化的时期。
格蕾丝医院缓解了压抑的气氛。
洪恩医院,现为华东医院南楼,于1926年6月建成开放。它是由匈牙利著名建筑师胡达克在其建筑设计事务所开业之初设计的。它延续了克利夫兰时期的古典文艺复兴风格,立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南立面由竖向三段式构成,东、西两翼对称均衡。建筑南立面的中心是一个三角形的拱形顶,两边有栏杆的护墙与之相连。三角拱顶立面呈凸形,并分层设置适当比例的柱子,贯穿立面,自下而上支撑顶拱顶底部。建筑的南立面对称分布着三个突出的立面。底层为双柱圆拱门窗和连续柱拱廊,中段二、三、四层统一处理,上面五层和女儿墙处理成檐口。
该医院由一位匿名的美国富商夫妇捐资兴建,要求设计师不惜一切代价按照当时最先进的理念设计和配备最好的设施,建成一座现代化、集中化的综合医院。其中,所有病房都是朝南的,每个病房都有带浴缸的独立卫生间,整栋楼都配有空调系统,医疗设备是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比如x光机。因此,医院一经建成,就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被誉为“远东最好的医院”。
在Hudak的设计中,除了强调医疗楼与服务楼之间功能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人流顺畅、连接方便之外,还强调尽可能减少沉闷的医院氛围,底层采用了浅玄关、开廊,让使用者在享受花园的同时,感受到快乐。
华山医院温暖明亮的空间氛围
华山医院成立于1907年,是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最早的医院。有人曾评价它是“上海医疗建筑史的缩影。”
1949年后,华山医院经历了早期的“高楼林立”,中期的硬件设施改造,现阶段的管理服务提升,实现了医疗领域的现代化跨越。华山医院在上世纪六九十年代有过几个“最好”的案例:60年代的7层病房楼是当时中国最高的病房楼;20世纪80年代,经过两次扩建,营运中心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投资最多、设备最齐全的营运中心。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室单元组合、患者与医护人员流线分化等新概念的引入,华山医院达到了医疗建筑的严格专业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其设计以人性化设计和文化底蕴提升了医疗建筑的空间品质。
在局促的市中心用弧形墙打开市中心,照顾后排居民的阳光;精心修复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建筑,作为医院历史展示和贵宾接待;巧妙地将急诊建筑与老建筑连接起来,将过渡空间开发成病人休息的场所,让自然光进入休息区,提供简单的照明节能措施,营造温馨明亮的空间氛围。这些都体现了它作为城市建筑的亲和力。这种“以人为本”的贴心设计,也让门急诊大楼获得了当时小型单体建筑难以获得的全国优秀建筑设计铜奖。
成立于浦东金桥开发区的华山医院浦东分院,做了上海为数不多的尝试之一。不同于一般医院的高层分散布局,采用低层集中布局。为了抢救和护理的方便快捷,设计中急诊科独立进出,并与检验科、检验科、外科、放射中心等相连。以最短的距离,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保证分秒必争的效率。整个医院就不用说了,绿树成荫,加上花园入口,中庭大厅绿化,二层屋顶花园,三层室内花园等。建筑内外无处不在的绿色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医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一切为了孩子。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与希望工程合作建设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作为“九五”期间上海社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和世界卫生基金会最大的全球合作项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位于浦东东方路。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儿科医院,负责上海及全国患病儿童的医疗工作。
作为一家中美合作的专科医院,其设计吸收了现代美式医疗建筑设计理念,采用集中紧凑的整体布局,通过中央走道组织医院内部的水平和垂直交通,有机结合9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充分考虑了患者的流线。
除了功能布局,独特的高层穹顶状阳光门诊大厅、“海洋大冒险”主题手术室、充满童趣的影像诊断中心、国内首个国际标准的儿童游戏治疗室、具有儿童特色的儿童活动室,形象生动,符合儿童个性特点,都体现了“一切为了儿童”的宗旨。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24小时服务,为人们而生。
2003年,中国非典疫情形势危急。5月7日,上海市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郊区建设传染病医院。时间很紧迫。当时参加会议的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陈国良对下属提出要求:第二天拿出设计方案。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全院动员,精兵强将,组建了100多人的项目设计部。年轻人搜索国外资料,讨论设计方案,写文案,分组做模型;老同志要紧急联系专家,了解非典医院的标准。一个小时后,一个为公共卫生中心量身定制的科学指标要求、模块化开发的设计思路诞生了。长达20多个小时的关于传染病特征和消除病毒交叉感染的演示,包括建筑结构、污水净化、空气过滤、抗震和快速施工等。,紧锣密鼓地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