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海”创建的中医人体模型分析《伤寒论》|《医圣心印》连载8
发布日期:2023-05-20 作者:康为 点击:
11
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肌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肌肤,热在骨髓也。
这是讲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从这个条文来看,仲景堪称“望而知之谓之神”,对脉象没有太注重,没提脉,只看病人身上反映出甚麽言行特点,想不想穿衣,就知晓了背后的真象,这也是大道至简。假设咱们不可确定,那么一摸脉必定也就知晓了,寒在骨髓,脉必定是又沉又紧的。
《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灵枢》就是魂魄的枢纽,它描绘了全部生命的机能,它将人体物质能量中枢归为“四大海”,脑为髓之海,膻中(中丹田)为气之海,胃为水谷之海,下丹田为冲脉的起点,为血之海、诸经之海。
用这“四大海”来创建中医的人体模型,咱们就较为容易去分析《伤寒论》。四大海各有所主,六经亦有开阖枢之分,六经主外,四海主内。脑为元神之府,三阳以膻中为核心,三阴下列丹田为核心,古人创建了如此1个模型。
“四大海”中每1个层面所含能量的精微程度是不同样的,脑部是神光,就是一团光,膻中就是一团气,下丹田就是精,或者说是血海,胃就是人吃下去的一大堆物质,为水谷之海。
这个模型也是天人合一的模型,脑与天对应,下丹田与地对应,也就是《易经》上说的,乾为天,坤为地,膻中体现为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万物与咱们的胃贯串胃为水谷之海。就是如此1个天、地、人、物的“四大海”模型。咱们发掘这个模型与《伤寒论》较为契合。
太阳病首要体现在气海的运作状况能否常态,气海以膻中为核心,咱们在修行的流程中,领会到肌体被一团气围着,就仿佛地球的大气层,这是咱们六经中的太阳。
膻中气海的运作与肺、心、胃、肝都相关。气的根是精,精来化气,精和肾、小肠、膀胱这类都相关。它是综合的产物,咱们不可单一地描绘哪个物品起功效。
对于神,是以眉心为核心的,即所谓神光。
说了气和神,再下来,精相对而言有形,有物质性,没有那层光但它是气的源动力,它是基本,没有这个精,补不上那个气,它有个贮存的流程,大略地说,肺为华盖,肺朝百脉,精微物质输布到肺,因为肺的敛降而金生水,肾主水藏精,精的出入关系到肌体能量大小并且生育等,因此下丹田作为基础十分首要。
如此一来,中医的阴阳五行六经汇于四海之中,这是《黄帝内经》的模型,老祖先对这类问题都看得很透辟,阴阳二分,阳主气主外主六腑,阴主血主内主五脏。三阳以中丹田为核心,三阴下列丹田为核心,中丹田的医药代表是桂枝,下丹田的医药代表是附子。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两百多子,用到桂枝的有七十多方,用到附子的有四十多方。以下咱们就来《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申明数据:
本文摘编自谢国仲理解伤寒论《医圣心印》(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篇幅有限,仅摘选部分,若需全篇阅读,可购置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