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医学伦理备考资料-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型!
发布日期:2022-03-14 作者:WLT 点击:
中公安徽卫生人才网为您介绍三种医患关系模式,希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帮助!
最近有本书叫《再见!电影《少年》引起了各大网络平台的关注。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王新阳的人生因突发白血病而彻底改变的故事。面对未知的明天,信阳依然乐观坚强,努力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其中一个著名的场景是,信阳妈妈(刘敏涛女士饰演)卖掉了房子,辞掉了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儿子信阳。可以说,在全面、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了所有医嘱后,信阳的病情还是加重了。平日里随和温柔的孙杨妈妈在刘医生的诊室崩溃了,歇斯底里地问医生:你说的我都做到了!你不是说我儿子会没事的吗?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医生安慰信阳的妈妈要冷静,她不能接受儿子就要走了。那么,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医患关系是怎样的呢?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双向人际关系,客观存在于医疗执业活动中。这种双向关系是在尊重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的平等互动关系,既有相互屏蔽和对立,又有相互调整和协调。根据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主动性的差异,提出了医患之间常用的三种基本模式:
(1)主动-被动型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医患关系模式。这种医患关系模式,“医生是主动的,而患者是被动的。患者完全服从医生的安排和处置,不会提出任何异议。这种医患关系的特点是“医生决定一切”,即在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医生处于主动地位,患者处于被动地位,用什么药,采取什么治疗方法,患者完全听从医生的安排。时至今日,大部分医生仍然采用这种医患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相冲突,对医生职责缺乏有效监督也是导致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原因。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这种模式已经完全过时了,它仍然适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或不能表达主观意识的病人。
(2)引导-合作型。这是现代医患关系的一个基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医生是主动的、权威的。同样,患者也有一定的主动性。他们向医生提供自己的病情,积极接受和配合医生,提出一些与自己病情相关的问题,希望得到满意的回答。这种医患之间的引导-合作关系是医学实践的基础。在临床工作中,没有患者的良好配合,很多诊疗措施是很难实施的。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医疗的质量,避免医疗差错或事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本质上,这种医患关系模式与第一种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在这种模式中,医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患者的配合是建立在执行医嘱的基础上的。但这种模式对缓解医患矛盾、协调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参与性。这是现代医患关系的一种发展模式。在这种医患关系模式中,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医疗活动,权利义务大致相当,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这种医患关系的特点是“医生帮助患者自己治疗”,即在治疗中,患者不仅配合,而且被动接受医生的安排,而是主动参与医生倾听和接受患者的意见,患者主动向医生提供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效果,并提出建议。医生根据患者意见,结合体检和各项检查,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这种医患关系模式可以调动医患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显著减少医患矛盾和冲突。是一种理想的医患关系模式。但在现阶段,这种医患关系模式只适用于部分慢性病患者、多次住院患者、文化程度较高且熟悉医学知识的患者,以及一些高风险或非基础的医疗治疗,如器官移植、变性手术、整容手术等。